云從小就陸續讀過一些書, 但密集且大量的閱讀應該是一歲十個月左右才開始的, 至於英文讀本則是兩歲兩個月才展開的, 雖然起步有些慢, 但媽媽還是非常驚訝這些親子共讀的書籍在云身上展現的影響力.
云將滿兩歲才比較願意開金口說話, 一開始說話便進步神速, 講話的內容天馬行空, 什麼都講, 多半是來自她讀過的書本內容, 比如說, 刷完牙她吵著要拿兩支舊牙刷, 只見她認真端詳從前被她咬到分叉的牙刷, 慢條斯理, 語帶遺憾地說: 這兩支牙刷老了, 它們要去天堂了.
云從小就陸續讀過一些書, 但密集且大量的閱讀應該是一歲十個月左右才開始的, 至於英文讀本則是兩歲兩個月才展開的, 雖然起步有些慢, 但媽媽還是非常驚訝這些親子共讀的書籍在云身上展現的影響力.
云將滿兩歲才比較願意開金口說話, 一開始說話便進步神速, 講話的內容天馬行空, 什麼都講, 多半是來自她讀過的書本內容, 比如說, 刷完牙她吵著要拿兩支舊牙刷, 只見她認真端詳從前被她咬到分叉的牙刷, 慢條斯理, 語帶遺憾地說: 這兩支牙刷老了, 它們要去天堂了.
氣球總是給人歡樂的感覺, 小朋友都喜歡氣球, 媽媽記得自己小時候也是超愛氣球.. 其實到現在還是很喜歡...
有次到超市, 新設的專櫃前插滿各色的氣球, 云一看到就跟媽媽說她要氣球, 媽媽馬上跟她說"不行, 那不是我們的!" 但正要下班的工作人員卻笑著說: "好啊! 一個給你沒關係, 妹妹很可愛!" 於是拿了一個金色的要給云, 云猶豫地伸手拿了氣球卻不說謝謝, 眼睛還看著另一個藍色的氣球, 小聲地說: "我喜歡藍色的.." 工作人員說: "好啦!" 換了藍色的給她, 云才開心地說謝謝, 媽媽也覺得那氣球的寶藍色非常少見, 很好看, 云開心地拿著氣球逛超市, 可惜... 一回到家, 才走出電梯, 氣球就"碰"地一聲破掉了, 云大哭..
今天晚上有音樂課, 臨出門前, 云剛好把一箱許久未曾翻出來的玩具倒了一地, 玩得正開心, 媽媽說: 好了, 要出門上音樂課了, 玩具回來再玩.
如果換做是其他的出門動機, 云此刻一定又吵又鬧喊著不要出門, 但, 一聽到音樂課, 她馬上高聲地說: 好! 音樂課在她心裡的地位可見一般..
云的音樂老師給的毛毛蟲就是長這樣: 利用毛根繞著粗吸管作成的, 老師讓小朋友們自己挑顏色, 云選的是白色, 媽媽挑了桃紅色, 至於藍色那隻好像是一陣慌亂的時候其他小朋友塞給云云的.
全家一起出門吃早餐是這一兩個月才有的浪漫享受, 媽媽得再強調一次: 生個小孩的復原期至少兩年! 云滿兩歲之後, 媽媽才覺得慢慢找回正常的生活.
今天下著雨, 云和爸爸媽媽起了個大早送baby姨去應考, 安全地把考生送到考場之後, 到美術館附近一家昨天也來過的早餐店, 昨天媽媽忘了帶相機(今天出門前忙亂中抓起Canon 860丟到包包--小相機還是有小相機的優點哪!), 而且云昨天在這早餐店忙著要便便, 所以有點灰, 就算有相機, 媽媽想必也是沒時間沒心情抓鏡頭.
音樂老師出國去了, 所以音樂課停了三個星期, 今天恢復上課, 這期間, 云曾有幾次突然想到什麼似地跟媽媽說: 我好像很久沒上音樂課了..
媽媽問她會不會想念音樂課? 她都是點頭說會.
昨天爸爸媽媽帶云造訪一家小小的美式餐館, 頗為驚艷, 但昨天忘了帶相機, 所以今天晚餐打算再去飽餐一頓.
出發前云和媽媽走過住家大樓的中庭花園, 傍晚光線還不錯, 媽媽幫云的手鍊拍照.
媽媽是隻不折不扣的旱鴨子, 怕水之外, 也懶得玩水, 有趣的是: 這樣的媽媽卻生了個特愛玩水的小孩.
之前巧虎送的玩沙玩水遊戲組因為云老要求玩水的關係, 所以被媽媽藏起來好一段時間了, 昨天晚上媽媽睡前才拿出來清洗一下, 云早上醒來看到久違的玩具, 便吵著要玩水, 吵了一整天, 到下午媽媽才把澡盆搬到客廳讓她玩個過癮.
Finally這個單字最適合媽媽今天陪讀的心情..
終於啦! 這小孩全程上完一堂音樂課, 雖然大家圍成圈圈走路跑跳時她依舊緊抱媽媽大腿, 雖然老師說要做A時她依舊堅持做她的B, 但, Finally, 媽媽終於可以放心繳學費了!!
媽媽已經不記得上次特地出門吃早餐是什麼時候的事了, 今早起床天氣特別地好, 高雄已經連下好幾天的陣雨了, 難得今天出了一點太陽.. 時間不算太晚, 九點多, 出門吃個早餐很ok..
最開心的大概就是這個小孩了, 竟然一早就可以吃薯條當早餐..
小孩子說真的很有趣, 對大人來說再簡單不過的東西云通常都可以玩上半天, 像昨天下午光是蛋殼和浴帽就打發掉許多時間.
除了煎蛋, 蛋料理云云都喜歡, 中午媽媽煮了兩個水煮蛋, 一個加在義大利麵裡給云當午餐. 云午睡醒來看到電鍋旁還有一顆蛋, 說她還要再吃.
音樂課正式開課後第二次上課, 云一樣只願意待在休息室, 隔著玻璃觀看老師和兩位同學互動, 自己不肯進教室.
休息室可以隱約聽到教室裡的音樂聲, 但老師說的話就幾乎都聽不到了, 云問了好幾次: 他們在說什麼?